收藏孟子网|注册 |登录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圣地新闻 > 时事报道

2011年中东形势,世界性的十字路口

时间:2012-02-16 14:53:00  来源:《时事报告》2012年01期  作者:
 

◎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 马晓霖

  2011年的阿拉伯世界注定因其不同寻常而被载入史册:四个国家资深元首被赶下权坛,不得善终;三个国家陷入持续流血冲突或内战,伤亡惨重;更多国家遭遇罕见的社会和政治危机,风雨飘摇。阿拉伯国家不仅内部危机大面积爆发和蔓延,也拉动整个中东地区力量格局此消彼长,重新洗牌,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地缘政治图谱。一向以战争、冲突和危机而著称的阿拉伯地区,正置身于一个世纪性的十字路口。

数国政权迅速崩溃

  2011114,素来风平浪静的突尼斯风云乍起,前后仅29天的抗议、骚乱和流血弹压,导致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执政了23年的总统本?阿里匆忙外逃,前往沙特阿拉伯避难。突尼斯局势崩盘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政权变更方式更令世界大吃一惊。125日,受突尼斯政局剧变波及,阿拉伯头号大国埃及骤然爆发声势浩大的反政府示威,近百万抗议者要求执政31年的总统穆巴拉克立刻下台。几经较量,穆巴拉克被迫于211日辞职下野,随后又被软禁直至送上法庭。仅仅18天,穆巴拉克的垮台比本?阿里来得更快也更加不可思议。216日,利比亚出现反对领导人卡扎菲的示威活动,并形成小规模流血冲突。随即,冲突迅速扩大、蔓延,席卷全国并演变为武装对抗,在北约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直接军事干预下,卡扎菲统治42年的“铁打江山”最终彻底丧失,他本人也在被俘受辱后遭私刑枪决……而整个过程也不过短短8个月!

12月1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示威者在一栋起火的楼房前欢呼。 开罗16日发生的示威冲突已经导致8人死亡、317人受伤。

  同时,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争民权、上反集权,既要饭碗、更要尊严的群众和政治派别运动:也门总统萨利赫在反叛部落、倒戈军队、示威民众和外力干预的四面楚歌中苦苦支撑,最终不得不交权换取赦免。叙利亚反对派公开号召武装颠覆现政权,10个月4000多人死亡,国家面临空前严峻的地区孤立、国际压力甚至军事干涉威胁。摩洛哥王室在抗议浪潮中被迫深化宪政改革,下放更多权力。巴林长期被统治于底层的什叶派多数要求平权并演化为流血冲突,最后被海湾数国出兵弹压。沙特阿拉伯王室在严禁示威活动的同时,迅速斥资上千亿美元补贴民生以求息事宁人……

内生积弊,外力干预

  阿拉伯数国政权迅速崩溃,人亡政息,均为暴力执法诱发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而致。突尼斯失业青年布瓦吉吉在遭受城管人员粗暴对待却又投诉无门后,于绝望中引火焚身并导致大面积骚乱;埃及青年商人哈立德被警察活活打死,引发“警察日”抗议风潮。利比亚一位人权律师被捕,点燃各地抗议怒火。在阿拉伯世界,长期的集权统治和铁腕管控积重难返,各国人权状况普遍乏善可陈,特别是反恐怖背景下的紧急状态法规被动辄启动,频繁发威,使得执法部门滥用权力,任意践踏公民宪法权利。

  这场地区性的自发和内生民众革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和同质化:暴力执法引爆的民怨火山下,积累着太多太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弊端,而且集中体现在民生艰难、社会不公、政权僵化、高层腐败和威信丧失等方面。这些危机在全球化、网络化和美国主导的民主化外力推动下集中爆发,显示出阿拉伯整个社会系统需要彻底改版、升级而非简单修补、优化。

  外部有选择的干涉也大行其道,或以人权与自由之名,或以维护地区稳定之名。“利比亚模式”,是典型的“人权高于主权”理论实践,也是第一场由安理会授权的干涉战争,其动机和目标无疑是高尚的,过程与结局却是荒唐的:禁飞行动变成对潜在目标毁灭性轰炸;制止战争变成拉偏架和助推内战;遏制人道主义灾难却制造了更多伤亡和难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表现充分印证其外交政策的实用性、两面性和投机性,显示其推行民主价值观与确保本国核心利益的两难选择。

中东将继续处于动荡不已的状态

  伊朗是阿拉伯革命的赢家之一,它不仅欢呼、鼓动继续在中东扩大“伊斯兰革命”,而且频繁高调出击,激化了其同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美国固有的冲突,为未来的摩擦升级甚至军事摊牌埋下伏笔。

  以色列对多个阿拉伯温和政权的垮台忧心忡忡,此前存在数十年的战略安全优势明显变化,不得不超脱却又焦虑地注视着四周邻居的内乱,时刻准备应对不测事态。由于多国世俗政权的垮台和动摇,一股以穆斯林兄弟会为轴心的逊尼派激进力量正沿北非西亚一线迅速隆起,这一变化不仅让各国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也将为地缘冲突带来新的不可测因素。

  曾经统治阿拉伯世界近500年的奥斯曼继承者土耳其以其逊尼派宗主国地位迅速跟进,试图赢得更大腾挪空间和更多向美国和欧盟要价的筹码。同时,融伊斯兰文明与现代世俗生活于一体的“土耳其模式”,也受到阿拉伯各国新政权的青睐和追捧,进而推高其在整个中东的地位。土耳其高调重返中东,为地区力量格局的调整注入新的变数。

  2011年的阿拉伯革命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阶段,尚属民生、民权、民主之变,但到了叙利亚已经向宗派较量转变。叙利亚变局或许是个折损点,即危机结束后,此轮以共和制国家为主体的变革暂告一个段落,未来的看点,一是阿拉伯变革诸国的内部博弈、调整,二是伊朗核危机为核心的传统地缘冲突。中东将继续处于动荡不已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