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孟子网|注册 |登录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圣地人文 > 风情逸事

武氏石刻

时间:2014-08-16 23:42:16  来源:  作者:未知

    
    嘉祥县城南有一座秀丽的小山,名曰武翟IU。山下有一个村庄,以山命名,故曰武翟山村。这个村子北面,有一处闻名于世的古迹,这就是东汉时期的武家林以及它的附属建筑物武氏祠,一九六一年六月四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武氏墓群石刻”。
    武氏家族是东汉末年的贵族,墓主人之一的武梁曾做过从事(刺史佐吏),武开明之于武班官至敦煌长史(佐太守之官),次子武荣先后做过州的书佐和郡的书吏,主簿,督邮、五官掾及统辖京师步军的执金吾等。
    在武氏墓中,曾出土一根石柱,上书“武家林”三字,林门前有石狮和石阙各一对。当地群众因见其林势显赫,一向称它为“皇林”。
    武氏墓群石刻在历史上多见于著述中。早在宋代,欧阳修、赵明诚分别在其《集古录》和《金石录》中作了记载。但由于武氏墓群石刻年代久远,嘉祥一带又是黄泛地区,历经洪水淤漫,石壁乃至石顶全被沙土掩埋,使这些文物珍宝长期不得与世人见面。直到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钱塘人黄易官授济宁运河同知,到武翟山实地详细调查了解之后,会同济宁州官刘永铨,派人发掘,致力于这些石刻的搜集与整理。后来,又经过翁方纲、李东琪,蔡纫秋等的发掘、搜集严整理和保护、现存于武氏祠的有汉碑两块,碣一块,汉石狮子,石阙各一对,画像石四十四块。 这些石刻内容丰富,雕刻精致,从各个不同角度原映了汉代时期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
    近年来,有人喜欢穿喇叭裤,记得为此还引起了一场小争论呢。这其中有关于喇叭裤起源于哪国、哪个朝代的争论。有人说从唐代起我国就有了喇叭裤,可在嘉祥出土的众多画像石刻中,已有了穿喇叭裤的艺术形象了。所以,可以断定,喇叭裤最迟也是出现于我国的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刻明显的特点,就是在一块刻石上往往刻上内容截然不同的画面,中间用一条细细的隔条隔开。在嘉祥出土的画像石刻中绕有风趣的是,穿喇叭裤的人物都是艺人,他们有的击鼓,有的敲锣,有的吹笙,有的弹琴,那翩翩起舞的舞女,裤脚飘逸,舒展。而隔条上面的另一组人物,有的宰猪,有的剥羊,有的调面,有的洗鱼,他们穿的是缩腿裤,那裤脚是紧紧缩在脚腕上的,与穿喇叭裤者一线之隔,相互映衬,相互对照,煞是有趣。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也是讲求实际的。
    传说我国古时候没有狮子,是由西域伊朗引进来,而嘉祥武氏祠的石刻中已有了石狮子,这又是一件怪事。不过,仔细推敲,并不奇怪,因我国同西域的正式交往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开始了,因此,很可能是由见过狮子的人,将狮子的形象介绍给石匠或画好图,再由石匠按图索骥。这就难怪这对石狮子似狮子非狮子、似老虎非老虎了。直到今天还有个别人说它们是石虎而不是石狮子呢。这对石狮子尽管不如明清时期雕刻的形象逼真,但毕竟是我国的第一对石狮子,单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武氏祠中的一对石阙被风雨剥蚀得伤痕斑斑,但却十分完整,像两个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长者,看后令人肃然起敬。
    武氏墓群石刻所反映的生活画面,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万象。其中有反映天界神宫的画面,也有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孝义故事等等画面,是汉代历史的缩影,被人誉为研究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这里面的有趣故事颇多,现选录几节,算是略见一斑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