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前总统加西亚:我们应从儒家文化中学习什么?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于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幕式上,秘鲁前总统加西亚、坦桑尼亚前总统H.E.本杰明·威廉姆·姆卡帕先后致辞,对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国际价值进行了阐述。本网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尊敬的习近平主席,
尊敬的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叶选平先生,
各位与会的代表与政要,女士们、先生们:
对我来说,很荣幸受邀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从拉丁美洲的视角如何看待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以及我们能够从儒家文化中学到什么。
在过去30多年中,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中国消除贫困的巨大成就也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革。我想说的是,如果30年前拉丁美洲也能像中国一样,走一条相似的道路,做出相似的决策,那么拉丁美洲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贫困早就消除了。但很遗憾我们当时没有及时借鉴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
我曾写过一本名为《儒学与全球化》的书,现在这本书已经推出了中文版。我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不能仅仅从经济或者贸易角度来看待。这当中有更加深层的因素,那就是中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其中儒家思想是最基础的因素。中国经济繁荣也不是仅仅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现象,根据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在约公元1000年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1820年则上升到32%。现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占全球的13%。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离历史最高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增长的动力自2500多年前就种下了,那就是文化、价值、观念——儒家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
一些西方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相信中国会全盘接受西方的个人主义、政治体制和投机思想,但他们错了。他们不相信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是,就像我在《儒学与全球化》中指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预期相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他们对自然、文化、家庭、政治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解,不管他们是自觉还是不自觉。这个过程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中国的文化。
与此相反,西方人容易无端怀疑,就像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哈姆雷特,总是充满怀疑。我们的认识哲学就像从洞穴中看世界,只能看到阴影。中国正好与此相反,注重自然和实际,较少形而上学。就像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他的学生也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
此外,西方相信二元对立,总是希望用一个理论压倒另一个理论,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统一,孔子敬畏基本的道德规范。而西方人的观念中,儿子对抗父亲,对自然和未知世界怀有敌意,一切事物都容易政治化。而孔子认为没有必要过多通过政府来组织和管理,依靠道德和伦理就够了。
我们西方人关心上帝、创世者和“失去的天堂”,想找寻天堂、回到过去。而中国文化认为,一切都在自然中,不在自然之外,一切都是现实的,都有现实的道路。孔子主张“温故知新”,认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造福百姓。他相信生产和商业与道德可以并行不悖,照此观点,物质与精神、财富与灵魂这个困扰西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的汉字书写方式承载的文化与西方拼音文字大不相同,汉字强化了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念。孔子将大自然解释为正常的、显而易见的现象,西方文明崇尚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争夺自然资源、建设人类社会的过程也成为人类冲突的根源之一,阴谋论、怀疑论不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孔子接受大自然,西方怀疑自然。孔子主张“和而不同”,西方排斥不同意见。孔子主张用道德教化,西方崇尚法律统治。
孔子主张官员向历史学习,才能成为君子,融入、参与国家治理,这些都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治国思想,给中国政治家提供团结、务实、和谐、统一的政治指导。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互联网像一张大网。我认为,儒家思想可以助力中国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支持。“天下”的意思就是宇宙,中国不是闭关守旧,内向发展,而是主张对外开放,与世界一道发展。
西方国家在社会治理中应该提倡尊重基本伦理,回归孝道,关心老人;应该规划好公共财政,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防止陷入寅吃卯粮的陷阱;应该继续社会改革,以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西方还应该理解经济往来就像大河之水,不能人为设置障碍、阻断流通。总之,人类必须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使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