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在社区恢复古代祭孔学礼
文化节提前预热 孔夫子走近群众
6月15日,一场具有2千多年历史、已经中断了近百年的祭孔学礼--释菜礼,在孔孟之乡济宁市重新恢复。这是今年孔子文化节提前预热、孔子文化走进社区的一项有益举措。
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和济宁市市中区共同开展孔子文化走进社区活动,建设“孔子文化社区培训基地”。该区越河街道办事处的德馨学堂,创办3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当天上午的揭牌仪式后,举行了祭孔释菜礼仪式。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副主任杨义堂在孔子像前摆放水芹、酱韭菜花、红枣、栗子等四样果蔬。社区部分群众、学生和来宾一起向孔子像和颜、曾、孟、思等四配像行揖礼,学生们也相互行揖礼,杨义堂讲解了祭孔礼仪。
据介绍,释菜礼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大祭孔仪式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初停办科举和私塾之后,释菜礼也随之中断。释菜礼摆放的四样果蔬,水芹代表青年学子,《诗经 泮水》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相传,学子考中秀才后,须在泮池里采些水芹,并插在帽上到孔庙祭拜。酱韭菜花代表才华,古名菹菁(zu jing),是古代祭品之一,《诗经 信南山》上有:“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红枣代表早立志,栗子代表敬畏之心。这四样果蔬虽然简单,但却代表着对至圣先师的崇敬之心和刻苦学习的志向。释菜礼简便易学,易于推广,适合在广大中小学开学典礼时举行。另一项祭孔仪式为释典大祭,又名祭孔大典,则要举行三献礼和祭孔乐舞表演。近年来,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举办的祭孔大典,于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在海峡两岸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同时举行,声势宏大,影响深远,2006年祭孔大典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