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孟子网|注册 |登录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亚圣孟子 > 孟学研究

帛书《昭力》易学观初探

时间:2014-10-27 00:00:00  来源:《周易研究》2007年2期   作者:刘震

作者:刘震

 

前言

 

《昭力》是帛书《易传》的最后一篇,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其与前面的《缪和》实际属于一个篇章。但笔者认为两者虽然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且《昭力》篇末所标字数也似乎是《缪和》与《昭力》两篇字数的合计,但不可以简单地将两者合一。其原因如下:第一,从《缪和》《昭力》的篇章形式来看,《昭力》篇属于学生与孔子的对话,是一问一答的模式,这虽与《缪和》篇前半部分的形式一样,但《缪和》篇后半部分则可能为“经师”所言。如果两者属于同一篇章,为什么要在形式上反复变化,用“经师”所言分割开夫子所言呢?第二,从《缪和》《昭力》的内容来看,《缪和》往往是针对《周易》中的某一个卦爻辞提问,而《昭力》则是直接提问《周易》是否涉及某种内容,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方式。以我们现在的视野来理解,一个人初次接触一门完全陌生的学科,往往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门学科究竟讲的是什么,而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就会对其中的某些内容提出疑问,由这个角度理解,《昭力》中发问人似乎只是易学的初学者,而《缪和》中的缪和、吕昌等人则可以说对《易》有了相当的了解。两者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由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缪和》与《昭力》当是属于两篇不同的作品。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孔子是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弟子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故而有所谓的“问道”、“问政”等诸多记录。而《缪和》与《昭力》所记录的则都是孔子用《周易》的言辞解释关于政治的疑问,因此,我认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就在于这两篇文章属于孔门弟子的同一学派,只是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其源于孔子,流传则在一派弟子,故而在传抄过程之中,两篇文章被后来的传抄者或收藏者收集到一处。至于其中所标的字数,则是为了表明这两篇属于同一学派。

 

在分析了《昭力》篇的基本属性之后,我们再看一下其具体的内容。在这里,昭力提问孔子,《周易》之中是否有关于“卿大夫”与“国君”的内容,其中孔子在论述“卿大夫”之义时引用了《周易》中的《师》卦六四爻、《大畜》卦九三爻与六五爻三爻,而论述“国君”之意则引用了《师》卦九二爻、《比》卦六五爻与《泰》卦上六爻。而正是由于内容上涉及政治意义,因此,有人提出《昭力》篇实际属于政治论的范畴,但笔者认为其论述了所谓的“卿大夫”与“国君”,在形式上采用了“六经注我”的解释学方法,其本质是孔子易学观的体现。下面我们采用比对的方法,看看帛书《昭力》篇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新的诠释理念。

 

一、“卿大夫之义”

 

《师》六四爻辞:

 

今本:师左次,无咎。

 

帛书:师左次,无咎。

 

《大畜》九三爻辞:

 

今本: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帛书:良马遂,利根贞,曰阑车卫,利有攸往。

 

《大畜》六五爻辞:

 

今本: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