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登峄山 (匿名)
在生活于邹城人的眼中,峄山是 这个城市 的骄傲和代表,大家说起峄山的口吻正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怀着无限的崇拜夸耀他的父亲。每当外出做客,我们在道谢之余往往都会说:“欢迎有机会到邹城看两孟、登峄山。”向外人介绍家乡邹城的时候,我们都会说:邹城是孟子故里,那里有孔子所说的“登东山而小鲁”的峄山(峄山古时候称东山)。想必在每一个邹城人的心目中,峄山和孟子一样,是这个城市的标签。孟子以他的思想历千万年而不腐,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而峄山呢,有着25亿年高寿的峄山,曾经沧海桑田的峄山呢?它应该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像一位睿智的老人见证着远古和未来,深邃的眸子仿佛能够洞穿一切……
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一直无缘细探峄山的真实面貌。因为每一次登临都是陪同亲友,走的都是千人一面的老路,看到的自然也是司空见惯的景象。大家的感慨好像都是:峄山奇石林立很美、山上的“鳌”字很大、峄山的碑刻有些年头……这些解读好像每一个用眼睛观景的游客都有的同感。古代许多帝王登临过峄山,并且留下许多碑刻诗文,也有很多思想家、政治家拜访它。它们把峄山当中一部浩渺的奇书来读,读出了各自不同的思想,无论是什么,峄山却是一位阅人无数的高人、智者,它只是倾听,从不言语,感悟的深浅要看你自己的天赋和造化,不管你是颂古非今或者是厚古薄今,甚至你误读了它,它依然沉默,等待你参悟……今天我想用心去品味、去聆听这位智者的昭示。
农历的峄山庙会是二月初二,峄山庙会古已有之,这天以及之前之后的一天都有各种民间表演----唱戏的、说书的、耍狮子的、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十里八乡的农民们必定扶老携幼爬山赶庙会,山上山下人山人海比春节都要热闹!今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三,选定这个日子登山很有些矫情。组织这次活动的朋友是个有情趣而又有些矫情的人。他对于二十四节气比对春节、中秋节还要痴迷,仿佛他要翻看着这些节气播种、收割一样。每年的第一场雨、第一场雪,他都会像初恋的男子为女友过生日般庆贺一番。对于三月三我所知道的除了潍坊的“风筝节”,好像还是壮族青年男女赛歌求爱的节日,其他便一无所知了。
清晨8点半,气温10°左右、阴,因为昨天气温高达20°,出门前穿什么衣服让我颇思量了一番,以前这个季节去峄山通常是一路走一路减衣服,为了减轻负担,我决定去掉毛衫、毛裤,以活动起来不冷为最佳。
我们是从东路开始登山的,这是一条平缓绵长的路,道路峰回路转、景色亦别有洞天,先绕行于山脚下,走过大片的树林,抚摸春秋时代的邾国故城城墙,在石海中徜徉,山上风大,大家都抱怨自己穿少了衣服,也加快了步伐,又蹦又跳让自己暖和起来,我们是一群闲适的游者,即不急于赶路,更不忙于拍照,大家一路上指点着那些从罅隙里面顽强生长出来的松柏,探究着它们到底生长于什么年代,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丹丸峰、神龟探海、老人观海前,大家七嘴八舌的编故事,企图从那些老生常谈的景致里面找到一些新的解释,天气仍旧阴沉沉的,并不冷,道路时而平缓时而崎岖,有时需要我们手脚并用爬行方可穿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峄山奇石,并且信手拈来巧用来评价他人“看你能地跟峄山的石头一样!”“收拾好你的东西,看你乱的跟峄山的石头一样!”鸡一嘴鸭一嘴地耍贫,惹得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一行人多是生于斯长于斯,对峄山熟悉的差不多如同回到自家的老屋,此行无非是为了休闲,为了换个视角找出峄山不一样的美。我们在梁祝读书洞边驻足,猜测梁山伯与祝英台坐在这个不足一平米的空间乘凉、读书的样子;在峄阳书院的遗址探宝,竟然真的找到几块青花瓷的残片!到得仙人棚前,已是饥肠辘辘,我们支起小桌休息,大碗喝茶,这里的水清冽甘甜,是来自上山的泉水!看过往的香客朝拜,才知道三月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听说竟有远道的香客昨晚就来到山下,为的是求今天的头一柱香。
近距离看“鳌”字石刻,我还是头一次,在导游王伟的引领下我们攀登到“鳌”字前面的一块大石上面,据说这里是拍摄的最佳位置,看他身轻如燕的跃身上去,我们竟不知这里其实是非常险的地方。这个巨大的“鳌”字被称为当今最大的汉字石刻,它高15米,宽8米,是当代书法家杨萱庭登峄山题字留念,字很美,鲜艳的大字在这片石海中格外醒目壮观,杨先生读懂峄山了吗?看“鳌”字在石丛中和谐一体的样子,想必神奇灵性的峄山认可这样的一字碑。以“鳌”字做背景拍完照当我回转身的时候,不经意往下一瞥竟吓出一身冷汗----从岩石上往下看,竟如万丈深渊!我被吓的发抖,全然没有了风度,被人连拽带拖地“解救”下来。
我们从南路下山返回,南路几乎全是上上下下的台阶,小心地低头拾阶而下,渐渐地只顾赶路,忘了赏景,路上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气温反而低了,空气 中的水汽也越来越大,等到我们一行人走出峄山山门,雨点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我们便跑起来,边跑边嚷:真是善解人意的好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