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孟子网|注册 |登录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峄山 > 峄山游记

爬峄山

时间:2014-08-17 15:05:17  来源:  作者:未知

 

 
    五月六号那天我和弟弟还有同学去爬峄山了。天气很好,就是有点热。嘿嘿。爬峄山是我多年的愿望了山并不高,名气也不是很大,离家不是太远,比较方便。应该是出游的首选。
    坐车来到山前,山确实不高,抬头便可望见山顶,远远望去,满山皆石,而且都是巨大圆滑的。心想,这山很容易爬吧,况且,沿途又修了石阶,应该很快能转遍的。于是我们赶紧买票上山了。
    峄山有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美。一曰石头美。山石参差嶙峋,满山遍峪,静动有致,玲珑剔透,如龟、如鱼、如兔、如冠、如丸,石多取名,如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骆驼石、鹦鹉石、试剑石、八卦石等。这些山石,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国家旅游局将峄山石海与云南石林、黄山石峰并称为"中国三大奇石"。二曰洞穴泉水美。山上,累累巨石之下,有许多天然洞穴,其中有名洞穴144个。大如广庭,小如斗室,纵横通达,曲径通幽,深邃莫测;且洞穴多有泉水,每每东北风起,百泉涌涨,云气汹涌,"峄山戴帽"大雨来到,其情景犹似仙山。三曰神话传说美。峄山其石、其洞、其泉变化神奇,民间传说很多。千百年来,人们借物寄情,把许多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变成各种神话传说,曲折离奇,令人陶醉。峄山还是道家活动的重要场所,甚得历代达官显贵的垂青。多有慷慨解囊捐资修山之人。经过历代经营,山上建有五大奇观,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庙宇,宫殿庙庵数百楹,瓦舍参差,错落山间,碧瓦红墙,十分壮观。民国战乱和十年浩劫期间,山上许多庙宇遭到破坏,近年来,正按原貌逐步恢复。
    在山上转了一大圈,上一个山头,又上一个山,到陡的地方,心里直打鼓:完了,这次真的不行了。可是待你咬咬牙,爬上去后,发现又有了力气。人的潜能还真是不能低估。有的石板陡成六七十度,看着根本没有办法上去,但是你伸出脚,一步一步走上去,才知道并没有你想象的困难。有些困难就是纸老虎,只需要你一点点勇气。
    还钻了很多很多洞,印象最深的是盘龙洞,曲曲折折,很幽深,最奇异的是三块巨石夹的一块大石头,悬在中央,悬着的巨石上细下粗,感觉就像稍微一碰就会掉下来一样……里面还有泉水呢,清澈见底,掬起一捧,冰凉冰凉的。其实在里面还挺担心的,里面又阴又冷,潮乎乎的,真得很担心会遇到蛇呢。
今年大旱,好多泉水都枯了。很是遗憾。
    最险的还是爬观海石的过程。
    我们赶到去观海石的必经之路时,洞前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上面的人正陆陆续续的下呢。要登上山顶,需要爬过一条小小的山洞。待走近一看,那里有什么山洞啊,但见许多杂乱的山石拦住去路。附身细看,原来石块中间有个间隙,仅容一人爬过。所谓爬,就不是弯腰、蹲下,一定要是四肢着地,被游人称为“狗爬洞”。
    因为这条必经之路只容一人进出,所以速度较慢。我们等了十几分钟,上面还有好多人没有下来,看看洞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望而却步,我们打算从一侧的山路,石缝中路蹒跚而上。我问了几个从上面岩石缝下来的人,是否很难上,我能否上去,他们都觉得我不行,所以我又踌躇了几分钟。看着洞前的人越聚越多,而上面的人还没下来,真得不能再等了。正好,又有两个游人从此经过,询问我们能否过去。能过,但有点儿困难。
    我们一块儿过,难的地方,我们互相帮忙。
    于是,我们决定前行。
    爬上一块巨石,又顺着石缝下去,确实挺险,这儿的石头都是堆积叠加的,经过很多年的风化,巨石已没有棱角,光秃秃的滑,几乎找不到支撑点。有的地方不靠人帮助是很难上去的。有个地方,两边都是光滑的石头,是弟弟硬把我拉上去的。我的腿都碰青了一块。
    还好,我很瘦,通过不是问题,钻到半路,稍一直腰,后背就狠狠的碰到岩壁上,疼,赶紧又低下去。最终我们顺利得上去了。
    终于出来了,眼前一片开阔,大而平整的石面,山风阵阵吹来,一路的疲累烟消云散。
放眼远眺,山下云雾缭绕,田野碧绿,民房整齐排列,原来普通的景象变得这么美丽。换个角度看问题,的确是大不一样。
    下山相对省力的多。人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没有体会到,可能是山不够高、不够险的缘故,反正很快的下了山,很快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虽说峄山之行,时间不长,但感觉很好,心情舒畅。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