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孟母----蔡宁伟
怀念孟母
蔡宁伟
可以说,孟母几乎被视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家庭教育家”之一,她的事迹不仅改变了孟子,也通过孟子“修齐治平”的思想改变了后世,泽被千年。从现代教育理论出发,你会发现孟母的思想竟然如此“前卫”和“时髦”,她深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深感环境影响的地位,以身作则、深入浅出地培养子女。
孟母三迁苦寻良境
??孟子名柯,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出生于山东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曲阜市),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父名激,母仉氏,其远祖本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相传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据《列女传》记载:早年孟子一家居于城北乡下,附近有一墓地,送葬的人往来忙碌、挖坑掘土,死者亲属披麻戴孝、哭啼叫喊,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孟子感到很新奇,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为知书达理的贤人,深知“首因效应”的厉害,深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有不安,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遂决定搬家。
不久,孟母搬家到城里。战国初期,齐鲁之地商业发达,他们居住的街道就十分热闹:西邻打铁,东邻屠宰;周边行商坐贾,高声叫卖;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孟子常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最感兴趣,不时学着他们的样子喊叫喧闹,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也没有好影响,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所谓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相传,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子思讲学之处,后人称之为“子思书院”。学宫里书声朗朗,深深地吸引孟子。他时常跑到学宫门前张望,看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周礼即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文雅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孟母非常满意,就定居下来。
买肉啖子童叟无欺
童叟无欺更多用在商业诚信上,然而,当初对于孟子之惟一的“童”,孟母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传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古代指小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断机教子持之以恒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子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坚持不懈, 才能最终成学;否则半途而废,就如同断机斩线,必然一事无成。
孤儿寡母,搬家、卖肉、断机都非易事,而孟母为求“佳境”三次搬迁,为“笑话”当机买下鲜肉,为教育不惜“成本”割断布匹,可见作为母亲的良苦用心。而这些童年的“插曲”恰恰为孟子后来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孟子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孟子为何既没有选择墨、道等曾经显赫一时的学说以贪时势之功,又没有像张仪、苏秦等纵横家从个人利益出发图平生快意,而是偏偏选择当时并不得势的儒学,为著述明道、舍生取义毕生奋斗,终成不为一己之身而谋,只为忧世忧民而生的内外兼修之“圣人”。
的确,有“其母必有其子”,子女的成长、成才与成就和父母的教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想想现在的一些父母在子女教育上不能达成一致,表里不一;有的把子女完全甩给老人,不闻不问;有的把子女放心交给学校,不管不顾;有的干脆给社会“放羊”,听之任之。这些做法,都没有尽到应由的责任。不知今日此类父母,看过千年之前的故事,又作何感想?
2008-8-15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