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也分“K”?
金牌不分“早晚”和“贵贱”
崔书君(孔丙己)
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中国取得51金100枚奖牌的大好成绩。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的表现令国人十分振奋。
每次奥运会之后,总结金牌榜和回顾夺金时刻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可是,笔者发现,在一一回顾这些金牌的时候,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报纸,都仍然不能一视同仁,还在过分渲染和夸张着金牌的“早晚”和“贵贱”。
说到金牌的“早晚”,最早的当然是第一块金牌,最晚的当然是最后一块。也许是因为人们本着善始善终的习惯,对它们特别看重。其它的还有某某项历史上第一块,第50块,第100块等。
如果是在夺金的当时,为了渲染和烘托气氛,也是为了鼓舞士气,创造喜气,弄出一些第一,第一百,还是没什么不合适的。可是,等到奥运会结束,对待那些金牌就该同等看待,因为它们都是中国的五十一分之一。谁的项目被安排最前边,谁的项目在中间,谁的项目在最后,因为顺序和位置不同,所以就会产生夺金时间不同,这种早晚和先后是根据人家安排的项目决定的,与其他无关。所谓第一百块更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出现的,没有第一,第二,第九十九,哪来的一百?所以这与早晚无关。更与贵贱无关。
说到金牌的贵贱除了各自时间上的不同,还因为性质上的不同。比如有的是意外,有的是冷门,更有什么某某第一金,于是它们就显得更珍贵起来。更珍贵的表现除了在媒体上被不同待遇外,一定会在回国之后的奖金和其他奖励的分配上表现出来,各个项目金牌的含金量也有着明显区别,有相关官员曾公开表态:“国家将会重奖夺取具有开拓性、旗帜性意义的奥运金牌选手,这类金牌由点及面,等于打开了一个新的奥运金牌增长点,也势必鼓舞更多非优势项目奋发崛起,对这样的选手就是要重奖。”上届奥运会中某官员就曾说过:“刘翔能拿110米栏金牌,就算奖励100万人民币也不为过,不怕奖得人眼红!”。结果这一届连比赛都没参加。
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事。项目有冷热,但受到的待遇和奖励不该有冷热,有的话就会让选手的心里各有冷热。更糟糕的是,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选手对待一些人和事的冷热。
奥运会结束了,总结是应该做的。但总结的不该只是经验和教训,更有人的态度,观念。